close

  在北京昌平區孟祖村的一條小路旁,矗立著“與世隔絕”的現代化建築群—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址。日前,記者作為衛生計生委“健康激勵計劃”成員來到首次向媒體開放的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,跟隨技術人員一同追捕EV71——最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病毒。
  在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六層的實驗室里,研究人員檀曉娟正帶領
  她的團隊進行EV71病毒檢測。“第一步就是對標本進行簡單處理,相當於是萃取。”檀曉娟說,判斷病毒到底是不是EV71,核心就在於基因檢測。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可以在接到標本的24小時內完成EV71病毒的基因檢測。EV71病毒主要通過糞-口途徑傳播,各地疾控部門送來的標本大多數是糞便,少數是採集來的咽拭子。小檀把標本溶在化學試劑里,然後註入試管,再將試管放在機器上充分震蕩,“每分鐘震蕩400次。”20分鐘後,標本已經充分混勻,小檀再把試管放入離心機離心20分鐘。20分鐘後,記者看到取出來的試管中的溶液,已經分成兩層,“上層相對清亮的液體含有病毒,就可以用於病毒基因檢測。”製作好用於實驗的標本後,接下來的任務是提取核酸。“核酸包裹在病毒顆粒裡面,我們要加入裂解液,打碎病毒的外殼,讓病毒的核酸跑出來,吸附在一個膜上。”小檀說,吸附到膜的核酸會被“洗”下來然後收集到容積只有1.5毫升的收集管中。整個核酸提取的過程需要1個小時,收集到的核酸接下來就進入到擴增環節。“它們要被擴增40輪,每輪擴增後核酸的數量都會翻一番。”3個小時後,在擴增儀的核酸數量已經擴增了幾十萬倍,終於達到了檢測的標準。擴增後的核酸再用不同顏色熒光物進行一系列的標記,然後送到序列測定儀上進行序列測定。記者看到,帶有不同顏色標記的核酸片段在序列儀中“跑”動起來,在電腦上形成長串的數字符號……比對之後,就可以看出到底是不是EV71病毒。整個過程不超過24小時。
  小檀說,2008年阜陽手足口病暴發時,也是他們實驗室最忙的時候。那段時間,“歇人不歇馬”,全室的研究人員都調集來進行基因擴增測序。經過數年的努力,目前手足口病已經進入平穩期,而且針對EV71的手足口病疫苗研發也取得了突破,而他們仍然在周而複始地面對著瓶瓶罐罐,天天研究數字、曲線……在外人看來相似的過程,在檀曉娟和她的同事們看來則是完全不同的。通過6年的科研,他們篩選培育出手足口病毒株,促進了疫苗的研發。他們知道,每個檢測的背後,受益的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群人。
  本報記者賈曉宏 王宣淞攝 J146  (原標題:讓手足口病毒24小時現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kmavxsm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