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(薑寧祁登峰)自10月24日成功發射以來,“嫦娥”——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已翱翔在地月旅程5天,先後成功進行2次中途修正,1次遠離地球成像,1次地月合影拍攝。專家表示,完成這一切工作的前提是精確地定軌,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新建的深空干涉測量中心利用干涉測量技術,對嫦娥實時進行了高精度干涉測量,為任務全程精確測定軌工作奠定了基礎。
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師助理唐歌實介紹,航天器遨游太空,離不開測控系統這根看不見的“風箏線”。與神舟飛船等近地軌道航天器測控模式不同,對深空探測航天器實施精確測控,就需要用到干涉測量技術。
  目前,國際上普遍使用VLBI(甚長基線干涉測量)技術,即在地球上較遠距離的兩點部署大口徑天線設備,同時對航天器進行測量,將測量數據彙集到相關處理中心後進行分析計算,可以得到精確的航天器測角結果。
  去年嫦娥三號任務實施時,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建立了全新的深空干涉測量中心,組織中國喀什、佳木斯兩個深空站,對嫦娥三號進行跟蹤觀測,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分析。短短兩年的時間里,他們先後突破了多體制同波束干涉測量、差分單程測距/測速等高精度干涉測量信號處理關鍵技術;突破了基於原始無線電信號的雙程/三程測速技術,在中國首次獲取了開環條件下亞毫米量級的測速結果;突破了遠距離高精度時間頻率穩定傳遞技術,實現了頻率傳遞技術在高精度航天測量中的應用。
  中心負責干涉測量研究的技術骨幹陳略說,他最自豪的事情是年輕的干涉測量中心一連實現了兩個“首次”——首次自主研製了國內首套基於光纖的連線干涉測量系統,處理精度優於10皮秒,為中國深空測控干涉測量系統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;首次建立了無線電測月數據接收處理原型系統,這是繼阿波羅登月後30年來國際上再次開展無線電測月科學研究,與國際激光測月系統相互補充,剋服了激光測月技術受天氣、光照影響等缺陷,為開展月球動力學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  專家介紹,此次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,試驗器飛行軌道與此前三次“嫦娥”任務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,特別是在試驗器飛抵月球引力影響球後,將在月球引力作用下,自主改變軌道傾角,進行月球近旁轉向飛行,測控精度要求很高。在干涉測量技術的支持下,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實現了對飛行試驗器的精確監控,推動中國深空航天器高精度測定軌能力的提升。(完)  (原標題:專家:干涉測量技術助力中國深空探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kmavxsm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